苏文耸耸肩。说:“如你所愿吧。”
何容扫了苏文一眼,继续问道:“苏才子,你的作品与李三斯教授的《擎天柱》打擂台,结果是你赢了,请问你对对手的作品怎么评价呢?”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苏文又是悠悠地念出了一句诗来,正是他当日和海子提过的鲁大爷的一句诗。
何容脸色一滞,没想到苏文真的还是以诗句来回答她。
这诗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何容把它和《擎天柱》一联系起来,贴切得很!
李三斯的戏剧就是写一个柔情的文天祥。被人说是颠覆了以往硬汉的形象,不正是这两句诗的写照么。
另外,这句话写得太贴切了,有成为经典的资质!
想到这里,何容忘了刚才的不快,微微兴奋起来,问苏文:“这也是你写的诗,全诗是怎么样的?”
苏文面无表情:“这是第三个问题了吧?”
“不不不!”何容赶紧改口,“我只是好奇,不是问题。”
“那还是问第三个问题吧。”
何容无奈。想了一下问道:“现在大家对你的《雷雨》评价很高,王忘甚至说你会成为大师,请问你是如何面对这些评价,日后又有什么打算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呃……”苏文挠挠头,很不好意思,“下面想不起来了,还没写好。”
“恰同学少年……”何容听了却是美目放光。脸上多了一层满足的神采,盯着苏文问道,“这是一词吧?”
苏文点头说道:“是的,还没写完呢。”
何容整理思绪,看着本子上写下来的三句诗词,她都有点无语了。
每一句都非常精彩,放在一诗词里,肯定是点睛之笔!人比人就是气死人啊,她只是问个寻常问题而已,苏文却用动人心扉的诗词来回答,而且还是此前没有表过的——这算怎么回事呢?
炫耀?
装逼?
还是人家真是才华过人,随便唠叨两句都是经典诗词呢?
微微叹息,何容苦笑说道:“好吧,我的三个问题问完了。既然师弟要与我玩文字游戏,给我模棱两可的答案,为了完成编辑的任务,我也只能回去慢慢咀嚼分析你的诗词了。后面两句很好理解,就是前一句我有点不懂。”
有点而已?
苏文都想笑了,表面却不动声色,那一句话,别说何容这个听者,就连他苏文都不懂呢!
可是为了装逼,他无法多做解释,只是笑了笑说道:“你多琢磨呗。”
何容苦笑,她采访过不少名人,知道文人有些特殊癖好,性格也古怪,说话就喜欢用那种一词多义的词组,让你摸不着头脑。
看来苏文年纪不大,就染上了这种讨人厌的恶习!
“我的问题问完了。”何容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纸笔,站了起来,“专访见报后,我会通知学弟你的,如果你想要我们那一期报纸的话,我也可以给你留几份。”
“肯定要的!”苏文还没说话,马俊武就替他回答了,“这是多么荣幸的事啊,肯定要把报纸拿来收藏。何师姐放心,到时候我会督促苏文好生品读你的大作。”
苏文只有翻白眼的份了。
何容也是撇撇嘴,说:“我这算什么大作,不过是新闻采访稿罢了。”
“那也是稿,不是么!”马俊武还是一脸赔笑。
“是的,能上报怎么也是我的荣幸。”苏文为了尽快打两人,只好附和。
何容脸上这才有些笑意,说:“那到时候我给你们送过来。”
马俊武连连说好。
苏文耸耸肩,如果是之前,他当然巴不得能在《京都生活报》上刷声望,然而现在他却不需要了。
确切地说,在他眼中,《京都生活报》虽然号称每期有两百万份的销量,在影响力范围方面却有些不大理想,只拘囿在京都一地,连它周边都影响不了。
如果是京都的日报、晚报说给他专访,苏文早就屁颠屁颠过去了,这两大报纸不单有好几百万的销量,还仗着京都的辐射能力,行销全国。人家能影响到的地方,是《京都生活报》拍马都不及的。
如今苏文的名头在京都已经很好用了,不需要《京都生活报》来锦上添花,这也是他对何容不冷不热的最大原因。
“哦,对了,说到稿子,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何容惊乍叫起来,“苏才子,我们主编交代过我,让我代表我们《京都生活报》向你约稿。”
“约稿?”苏文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我最近没有写说明稿子。《雷雨》你们要连载吗?”
何容摇头说道:“我们只要短篇的。想来你还不了解我们生活报,我们是五张二十个版面的报纸,有整整一张四个版面是刊载文学作品的内容,有不少文学大师都在我们报纸上表文章哦。”
苏文笑着摇头,在与方承式打交道的时候他就已经了解过了,报刊杂志表的文章,哪怕是长篇小说连载,利益也不过,撑死就是千字几百而已。写他二十万字,也不过几万华元的稿费。
这与出一本书上百万销量就有最低几十万版税相差太多了!
那些著作比较长的名家,都不会选择在报纸上新书,因为得不偿失。报纸上的文稿,大多是诗歌散文或者短篇小说。
“没兴趣?”何容察觉到苏文摇头的动作,笑意十足,“如果我们生活报给你开一个专栏呢?”
“专栏作家?”苏文眼睛顿时大亮。
何容继续说道:“除了专栏,还给你大师级别的稿酬,文坛最顶级地位象征的那一级别稿酬!怎么样,苏才子,心动了吗?”(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