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围着火盆正聊着,党政办主任吴涛过来了,站在门口敲了敲门,说,小黄也在这里呀,小岳,小琴,你们一会值下班,下班后再离开办公室,旁边党政办的电话也听着,我这会要同吴书记到县里办点事,明天上午才回来。
说完,吴涛转身离开了。吴涛走后,黄胜杰也起身离开了,黄胜杰刚刚走,乡政府司机朱小山过来,站在走廊里,靠着门口,头伸进指挥部办公室里,看了看,说,苗会计,吴书记让你也到江阳去。
苗小琴起身,抓起办公桌上的坤包,挎到肩上,对岳浩瀚,说,小岳那就辛苦你了。说着话,走出办公室,跟着朱小山离开了。
苗小琴走后,岳浩瀚起身,把办公室门关住,灯打开,朝着火盆里又夹了几块炭,拿出办公桌抽屉里的那本《易经的智慧》开始翻看着。
岳浩瀚每看一本书,有个习惯,就是先看书本的前言,翻到《易经的智慧》这部书的前言,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前言写着,华夏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华夏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我们是只有一个地球,没有错,但是毕竟西方人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这个地球,而东方人特别是华夏人,则是从东方的角度来看同一个地球,看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呢?
地球上所有的文明都是从神话开始,可是神话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吗?肯定是不行的,对于神话,人们总是将信将疑,所以神话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求知的**,于是就产生了哲学。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哲学,而每个民族的哲学实际上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但是大家总觉得,哲学家讲的话才是让我们理解宇宙人生的问题。但是大家又觉得,哲学家们讲的话我们一般人似懂非懂,好像他们一直都在象牙塔里面,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哲学根本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华夏的哲学并不是在象牙塔里面诞生的,你看孔子,他多么贴近老百姓,你看老子,他多么地深入人心!因为我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把理想跟现实合在一起,我们把高的和低的拉在一起。所以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变成了探索宇宙的智慧。
我们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一本《易经》。我们对《易经》的认识应该要很明确,要了解《易经》不是教给我们知识的。《易经》教给我们的是智慧。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不用虚拟,我们只用想象。而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从不清不楚开始,慢慢变得具体。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事实上,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力,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那么,《易经》又是谁想出来的呢?
《易经》是华夏民族的最高智慧,它是伏羲氏想出来的。伏羲氏是谁,我们其实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想象,他就是一个很喜欢动脑筋的人。
我们华夏人常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于自己。
如果一个人吃饱饭闲来无事就打麻将,这个人不可能成为伏羲。伏羲想的是人类最重要,而且是宇宙最高的秘密:万物是从哪里来的。
当伏羲氏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然后从西方落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往西方拉下去,这股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
伏羲氏很想把他的思路表现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可是那个时候没有文字,他就把这个力量用一条连续的线来代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种做法,没有文字,说也说不清楚,干脆画一个图像,画一个最简单的符号。那时候连符号这个观念都没有的,可见符号也是人想出来的。伏羲就画了这么一条线,也许当初连画的笔也没有,他就折一段树枝,用来代表那股力量,所以一画开天的真实的意义就是一画开天辟地。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当初伏羲氏是用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然后靠想象力来替我们造出一套系统,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果伏羲氏只想到这里,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太会虚拟,太不切实际。怎么断定不切实际呢?太简单了,今天一个太阳出来,明天又一个太阳出来,哪有那么多太阳?一天一个,一年就三百多个,那还得了。就算有那么多太阳,东方有那么大的太阳库可以储存吗?西边也要一个很大的太阳库才能够一天接收一个。所以伏羲氏就自己否定自己。这个对华夏人影响很大,我们是最会反省的民族。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那不是事实,太阳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地球自己在转,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思路。伏羲氏最起码告诉我们: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有一个力量拉上来,就有一个力量拉下去。他就产生了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孔子在他所作的《十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那么,阴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如果伏羲氏想到这里就很满意了,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这种阴阳的观念,对于华夏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把它说清楚,有这个可能吗?相信很多人一定摇头的。其实,真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今天生物科学家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人类也会死亡的。一句话讲完了,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自然孕育背后有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这个道理会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社会还有什么秩序?我们对自然还能有信心吗?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看完前言,岳浩瀚感觉乡政府整栋大楼上已经静悄悄的,扭头朝着窗户外面看了看,见天色已经黑了,岳浩瀚合上书本,放到抽屉里,起身把火盆中的炭火用火灰封住,这才把办公室门锁了,出了乡政府的大院,向着自己在农技站的住室走去。(小说《官易同道》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