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5;魏无羡的手机打给丈母娘,通话时长7分钟。
13:28;杜若的手机打给弟媳妇,通话时长5分钟。
14:49;杜若的手机打给弟弟杜小泽,通话时长4分钟。”
闫儒玉思忖片刻道:“我知道了。”
“你知道了?”臧洪波问道。
“大概吧,”闫儒玉道:“一开始,我最费解的问题是,这起案子的凶手自相矛盾,甚至,我都忍不住怀疑,凶手会不会是两个人,可是现在我想通了。
绝望下的犯罪,希望下的毁尸灭迹。”
最后一句话让众人摸不着头脑,闫儒玉解释道:“看看凶手的行为:知道自己不是杜家所有人的对手,便将杜家人分别约来,各个击破——这是他的预谋,说明他是动了脑筋做足了准备的。
可是既然有准备,为什么不准备得充分些?为什么不隐藏通话记录?——一周前他还在科技公司工作,哪怕出于职业习惯,没理由考虑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
闫儒玉环视一圈,“再看看杀人后处理尸体,那可真是滴水不漏。
一次煤气爆炸基本上毁掉了现场的所有痕迹——我看这次的现场痕检报道就没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是。”明辉点头道。
闫儒玉继续道:“还有五具尸体,烧得多细致啊,伪装得多妙啊——妙到骗过了我们,让我们在确认尸体身份时出了错。”
徐行二觉得今天简直是在坐过山车,心一会儿提起来,一会儿放下。
“杀人时的粗心,和毁尸灭迹时的细致,这不就是矛盾吗?问题是,为什么存在这种矛盾?
因为凶手的心态发生了转变。
他是抱着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心情去杀人的,他根本没考虑会不会被抓,被抓了会怎么样,他只想着杀人。
甚至,他杀人的时候已经下定了自杀的决心,所以,他既有预谋地杀人,又不太考虑后果。
五条人命啊,这样的大案,凶手自己应该也知道跑不了了吧。
可是,等杀完了人轮到自杀的时候,他又后悔了。
这种心态其实是有案例的,最典型的表现是在相约自杀的案件中。
两个人相约自杀,其中一人无法对自己下手,于是约定由另一人将其杀死,另一人再自杀。
杀死对方以后,另一人不想自杀了,便故意少服食安眠药,让人有机会把自己救活,或者故意让人发现自己自杀,以受到外界阻止。
扯远了……继续说案子。
本案中,魏无羡去超市买东西……而且你看他买的都是什么,辣条,他家又没小孩,一个大男人突然对水果、零食兴趣暴增——这不正是对生命的热情被点燃了吗?他甚至还捎带着忆了一下童年。”
“这也太……”臧洪波想说出“扯淡”二字,可是一看吴错满脸信服的样子,便又改口道:“呃……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