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小说频道

繁体版 简体版
007小说频道 > 三国大明星 > 第七十九章 天下才一石,玉郎占八斗(四)

第七十九章 天下才一石,玉郎占八斗(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绝非如此。

汉朝,乃至如今东汉末,七言的数目绝不算少,可是被过度开发,且引入了歧途中。正如刚刚阮瑀所说,七言虽畅达流利,可是有太多都涉及在“俗”的领域。

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出现之前,汉赋是两汉四百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而被汉赋之炫博耀奇,辞藻华美熏陶了数百年、极度崇尚典雅之风的世族子弟、文人雅士,又怎么能对七言这种“粗鄙”的文体看得上眼?

晋代虞挚曾言:“古之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古诗之三言者,‘振振鹭,鹭于飞’之属是也,汉郊庙歌多用之。五言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六言者,‘我姑酌彼金垒’之属是也,乐府亦用之。七言者,‘交交黄鸟止于桑’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

既然五言与七言都是所谓“俳谐倡乐多用之”,为何七言却更多的带有“俗”的色彩呢?

唯节奏二字也。

在五言中,音节与拍节呈现头轻脚重,基调便是踏实稳重;而在七言中,则由头重而生出脚轻之感,整首诗的基调是轻快而流畅。

由于七言在节奏上过于畅达、顺口,所以它其实比五言更早被开发,也才会被那些铭文、民间谣谚语、宫廷说笑逗乐的射覆辞采用。

这种形式由于本身所具有的平易和通俗,以及它所广泛应用于通俗领域,难免会让人以“俗”来概括了。

因为它俗,所以汉代人不将七言视为诗;因为它俗,所以被崇尚典雅文风的魏晋文人弃而不用,以至于七言在唐代大放异彩之前,一直都只能在民间的泥潭中爬行。

“元瑜兄方才针对七言之论述,钰有些话想说。”

“请。”

“俗有俗的好处,雅也有雅的好处。对待事物,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也不管众人听没听懂,张钰又道:

“俗,能接地气,雅,典丽华美,可为何不能雅俗共赏?

钰有一诗,名曰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张钰吟罢,每个人的眼前似乎都浮现出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初发的早春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句一景,融而为一,妙啊!”

“观物寄情,物物相融,这……真的是七言?”

听着称赞声,张钰看向阮瑀,目光炯炯道:“两个黄鹂,一行白鹭,俗否?妙否?”

“虽是如此,但七言终归带着浮靡之气,难得繁简、文质之要。”

张钰笑了,想通了关键之处,问题便迎刃而解。

他一直很奇怪,七言与五言相比,出现时期甚至还更早,可为什么直到六朝后期,“七言诗”都未能获得主要诗型的地位。

难道真是因为,与时代相悖,百姓难以理解?

恰恰相反!正是百姓太能理解,所以士人们——嫌脏嫌俗了。

如果“七言诗”作为汉语的抒情形式,在本质上缺乏适应性,那它又是如何与“五言诗”一起形成中国古典诗的两大领域?

此时的张钰,一种莫名的信心充斥全身。

阮瑀看着他的笑容,心中竟然第一次觉得有些没底了。

“你说,当今乃至史上文坛,无有以七言见长者;

你说,七言俗不可耐,难登大雅之堂;

你说,七言靡靡轻浮,难得文体之要……

我说,你错了。

此世有我张钰,七言必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