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胡敬璋在南诏国内已经待了几年了,所以这一次他做的很隐秘,让秦空也没有发觉他的踪迹,但是隆逊的举动还是暴露了让天策军有了准备。只不过隆逊不知道的是胡敬璋的军师温韬已经秘密联系了吐蕃人,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引入吐蕃人对抗天策军,在他看来吐蕃铁骑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引入他们和天策军抗衡,自己的几万大军肯定很有作为。
天策军虽然不知道胡敬璋和吐蕃人已经开始冒出来了,但是薛洋和柴嘉一南一北两路大军几乎是将洱海地区的南北两端全部给锁住了,成功的占据了有利态势,不管隆逊和郑买嗣谁取得了胜利都不会影响天策军攻势的地位,而且随着外事部的官员和隆逊的特使接触等于也掌握了万一郑买嗣取得胜利天策军顺势介入乱局的机会。
而这些消息传到长安大本营的时候胡小四和李玄清敏锐的感觉到只怕历史上吐蕃人资助南诏对抗大唐的历史要重演了,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开始让总参传达紧急命令,着令徐英率领北线兵马迅速南下和薛洋汇合应对突发事件,并且告诉前线几位统兵将领,所有兵马统归薛洋节制,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总参发过来的命令让这几位大吃一惊,吐蕃人进入南诏和大唐对抗的历史他们可是熟悉得很,所以几乎是在徐英率兵赶到善阐府城下的时候立即通知李阳率兵去和柴嘉汇合,自己则选择和徐英大队人马屯兵善阐府城下静静等待。
天策军虽然大军进入洱海地区让郑买嗣大吃一惊,但是对方接下来按兵不动却让他发现了机会,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郑买嗣决定和隆逊摊牌,先解决国内的混乱再反身和天策军决战。实际上郑买嗣的后路也都想好了,如果自己挡不住那就直接将隆逊献给天策军。对于天策军的心思他也算是明白了,这是典型的要灭掉南诏国啊。所以他决定在和隆逊摊牌之前安排自己的退路,让自己的长子秘密前往西部国土。
安排完这些之后,郑买嗣与天启二年五月初开始调集兵马围困大厘城,并且说服南诏国的常备军中的十几名中高级将领倒戈,几乎是一夕之间南诏国国内的局势骤然发生逆转,常备军本来是护卫南诏国主地位的最后一道屏障,几乎都是国内皇族坐镇的御林军,没想到的是郑买嗣居然有办法撬动他们投诚倒戈,隆逊在棋失一招的情况在大厘城内的势力瞬间崩塌,郑买嗣闯入皇宫的时候隆逊几乎没有办法应对只能仓皇跟随胡敬璋的人马秘密逃脱,前往西部羊苴咩城。
虽然没有抓住隆逊,但是郑买嗣确信自己在西部的布置已经起到作用,隆逊如果逃往羊苴咩城的话只会是自投罗网,所以把抓捕隆逊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则带着整合以后的南诏国军队开始攻击天策军柴嘉所部。
整个南诏国政变薛洋等天策军一直是冷眼旁观,静静的看着郑买嗣和隆逊两人争斗而不出手。而政变一结束郑买嗣的行为却让薛洋皱起了眉头,隆逊逃往羊苴咩城郑买嗣居然不慌不忙的和自己开战,难道他已经安排了后手?正当薛洋想不清楚的时候玄影卫那边在隆逊逃亡的时候终于抓到了胡敬璋的蛛丝马迹并迅速汇报给了薛洋。至此薛洋才明白隆逊为什么有胆子和郑买嗣翻脸。如果胡敬璋插手那么郑买嗣估计也会在西部安排了后手。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薛洋让秦空迅速前往羊苴咩城打探双方的消息,并且着重探查总参所说的吐蕃人的迹象。他自己则立即挥军攻打善阐府,从北线拿下这个洱海北部门户,将郑买嗣北部退路彻底堵住。与此同时在热带雨林里转悠了这么长时间的陈宇也率军钻了出来,在利润城下排开阵势。而身处最前线的柴嘉和李阳则已经和对方打了起来,柴嘉军开始攻击建水城的城垣,李阳则率领兵马在建水城以北进行埋伏,准备伏击郑买嗣的来源部队。
不过这些注定都不能成为此时南诏国内复杂的态势的主流,隆逊在抵达羊苴咩城之后立即下达南诏国主令,宣布郑买嗣为叛臣,号召全国兵马共同围剿,同时宣布任命胡敬璋为南诏国护国大元帅,统辖国内所有兵马,并且宣布将联合吐蕃人共同对抗天策军的进攻。这个消息传到东边的时候天策军尚未开始动作,郑买嗣立即开始行动,将大厘城到羊苴咩城之间的太和、石和和银生等重镇全部拿到手中,并且让儿子组织人手潜入羊苴咩城准备暗杀隆逊。
这一连串的变化让薛洋顿时沉下心来,有时候不怕对手太多,而是怕不清楚有多少对手。在玄影卫将这些消息汇总传过来之后薛洋立即开始分兵,主力人马让徐英率领抓紧时间攻占会川,而自己则亲率第三营和山地营开始昼夜兼程准备突袭羊苴咩城,他要在吐蕃人到来之前彻底击破这个南诏国的旧都,灭掉胡敬璋。为了达到战役的突然性,薛洋走的时候重型武器什么都没带,只是将之前的弩炮和炸药重新组装带走,作为突击火力使用。
薛洋一走徐英立即开始将开战至今一直藏着的火炮拉了上来,这种最新式的火炮已经可以发射开花弹了,在李玄清的指导之下天策军的火炮制造技术成功的避开了早期那些乱七八糟的型号,走向正轨。
不过和徐英号令开炮相比,此时南诏国内郑买嗣却在大厘城宣布登基称帝,正式废除隆逊的国号,改南诏为大理,定都大厘城,这一下彻底将南诏国内的局势点爆。这一幕让身处长安的胡小四在收到玄影卫加急传讯之后甚至都爆了粗口,不明白这家伙此时宣布称帝到底有何依仗。但是不管别人怎么样,至少郑买嗣此时已经成功的将南诏分裂成两块,南诏国分崩离析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