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小说网 www.007xsw.info,最快更新南明鼎革最新章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走茶凉,人走政息,在历史上讲究新官上任三把火,诸多先贤施行诸多善政,但最后都未免落得人走政息的结果。
如何避免人走政息的悲剧,需要培养起相应的势力,如果已经成势即便新官上任也不敢完全废除。
历史上秦王虽杀商鞅,但不敢废弃商君之法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穿越以来,在推行诸多新政以来,杨麟就一心培植新政支持者。
比如乡公所建立虽然损坏地方豪绅利益,不但解决诸多读书人出仕问题,解决立功兵丁退役问题,每个县更增加数千两银子收入。
比如关赋、矿赋、所得赋征收,带来源源不断财政收入的同时,施行分成法,地方搞得越多分成越多,而不像大明那样,不论税赋收上来没有,不论收得多少,反正我的俸禄不少。
如此种种能为大家带来诸多好处的新政,即便主政者离开,大概新政也不会人走政息。
未来要避免商君那种悲剧,最主要要在舆论上获得支持,在乡下各个要冲刷标语,开办《大众报》主要目的在此,办理公立学校也是如此。
十余天后公立嘉陵学校开学给人感觉有点一洗谯锦印之乱的印记。
顺庆府城南充坐落在嘉陵江与其支流西充河交汇之处,如此形成东南西三面临江临河,北面与陆地陆地的天险之所在。
顺庆府历来为川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其规模远非一般城池所可比拟,虽然呈现一个不规则梯形,但面积达六平方公里,居民超过万人,若再加上城外方圆十里人数那更多了。
城中官宦人家,豪门大户常常请了私塾教族中子弟,有的名声甚大的教书匠也在自家开馆授课。
国人讲究万般皆惟有读书高,官宦人家豪门大户子弟上私塾读书,很多工匠、小本生意人、奴仆什么的也想方设法送子弟上私塾读书。
现在即便天下大乱,在这顺庆府城光授课的私塾老师都在数十人之多,如此可见明末教育发达(有人记载江南地区农家子弟也多上私塾读书,待到十三四岁那些可造之才继续读书深造,一般之人则外出做学徒学一门手艺)。
参议徐孔徒负责筹办教育,最初一头乱麻,到现在做起事来也有模有样了。
正如杨麟所说的兴办教育三件事,只要做好了就事倍功半。
首先是选择学堂,现在兵荒马乱的城内寺院多有荒废,将其中四座寺院主持和尚一合并,选择其中一家较大的寺庙作为学校场所,置办客座,如此学校就建立起来。
其次就是寻找老师,之前通过府试前后选择了百余名老师,虽然对偌大顺庆府城人数还有点少,但至少可以开办数所学校。
最后,真正难办的就是选择课本与教授内容,在过去私塾教育一般1-3年识文断字三字经千字经。
其后就是熟读四书五经
再然后根据科举考试练习,包括贴经,墨义,策问,诗词歌赋。
最后就是没玩没了年复一年的科举考试。
杨麟开办公立学堂当然不愿意走回过去科举考试制度老路,而是结合前世的教育制度,当然这其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
但正如邓公改革那样要讲究水到渠成,不能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目标。
为了获得大家支持,杨麟以教大家识文断字为说辞,先建立公立小学,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