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小说频道

繁体版 简体版
007小说频道 > 极品吴掌柜 > 第695章 大隐隐于野的水利专家

第695章 大隐隐于野的水利专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开皇四年,诏宇文恺率水下苗渠引渭水,自大兴城(西安)东至潼关300余里,名曰广通渠,使撞关内外转运便利。

炀帝大业元年,征发河南诸郡男女100余万开凿通济渠,于是天下运输益便。四年,又征用100余万男女开永济渠。五年,炀帝设置西海、部善、且末等郡于西域,谪送天下罪犯为戍卒,大开屯田。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隋炀帝看来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黄河水患的两大成因,在于河汛时期水量突然暴涨,以及水中挟带泥沙量太多。上两者,主要是中游山西、陕西、河南诸省支流所促成。对于大运河,宋代丁谓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炀帝将幸江都,遂分黄河之流,左右筑堤300多里,因此造成散漫无所之水患,使陕西、河南一带,尽成泥浆卑湿之地。可见万事都有阴阳两面,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中国农作物中最重要的,当推稻麦。稻米最盛行的时代则为宋朝。当时长江流域大兴水利,尤其是太湖流域为最。当时江浙地区的苏州松江、太苍、杭州、嘉兴及湖州一带,为全国最富庶之区。此区地形较海为低。苏州古称平江府,因地势与长江齐平,可称泽国。荷兰虽有泽国之称,但不能与太湖流域相比。

江浙地区的水利事业,五代时已十分重视。有专门治水的宫,叫做都水营田使。并雇请数以千计的民夫,治河筑堤;又请人芟除湖旁之野草;又雇请民夫锄灭钱塘湖之草,并开辟松江的荒土,使地无旷土。

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镇守苏州,当时有大规模的圩田,在当时特别重要。每一圩田的面积巨大,有几百顷之大,宛如大城。圩者,堤岸也。此大面积的圩田,中有河渠,外有门闸。天旱时开闸,以便引入江水;水浸时则闭闸,以排除过多之水。堤岸的水利设施非常巧妙。

当时浙西低地,有沟河可以通海,并随时疏泼河道,使潮泥不会涅没河床。中国水灾较西方为少,因中国人较西方人注重水利事业之故。

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时,一州之田凡3万40顷,一般可年收700多万石。但当时东南地区上缴中央的租不轻,数达600万石,全出自苏州。宋统一后,因江浙及淮南地区租税较重,遂造成农政不修。五代吴越时,米价一石不过数十文;到范仲淹时,江浙之米价,一石不下六七百文,甚至有一贯者,比当时贵了十倍。可见治理河流有多么重要。

当世其实不乏治水的能人,郏亶,字正夫,原籍今江苏太仓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根据太湖下游青浦等地的水利情状,上《苏州水利书》,建议治理苏州一带水田,书有“松江(即吴淞江)南北大盈、夏驾等浦,久不修治,每遇大水上顶,浦塘之岸并沉水底,不能固田。议者不知此塘浦原有大岸,以固田亩,乃谓古人浚此大浦,祗以泄水,此不知治田之本也”等语。还提出“辩地形高下之殊,求古人蓄泄之迹”等“六得”,后又提出《治田利害大概》七条建议。书上,得到朝廷的赞赏。五年,任司农寺丞,提举兴修两浙水利。回太仓在大泗瀼开辟圩岸、沟浍、场圃,大获农利。因又绘图献给政府,复任司农寺丞,升江东转运判官,后任温州知州,病死任所。著有《吴门水利书》。在县境重固乡郏家桥(今名郏店),曾筑别业,地名由此而始。

高舆从长相上太普通了,和一般庄稼汉无二,字也只识得斗大一筐。按照当世文人的标准,他只是一个半文盲,只是他这样的身份,却有一个极为不平常的背景,不但从父亲高超那里获得了所有的真传,更是系统化的读了李冰,王景,邓艾,郏亶等所有水利方面的专著,对他这样的大隐之士,说他是水利方面的一代宗师,也完全不为过。

高舆自己为了眼前这个水坝,坚持己见,破天荒的违反常规,在‘合龙门’的关键阶段用‘三节下扫合龙法’,成功堵住了最后的泄流口。其实这并不是他首创,其父高超早已在解决黄河决口时便用过此方法,沈括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上已有记载,眼前这些大字不识的僧兵根本不会将这个黧黑的庄稼汉和昔日的高超联系起来。

何谓‘合龙门’,筑堤坝都是从两头修起,随着工程的进展,两头距离越来越近,水流自然也就越来越湍急,到最后,将中间的缺口堵起来,把两头连接起来,叫做‘合龙门’,工程的成败全在于此。

庆历年间,黄河在大名府商胡埽决堤,很久没能堵住。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锡亲自前往指挥施工。。当时,河工多次堵塞决口都不能合龙。那时候合龙门的埽长六十步,有一个名叫高超的河工建议,认为埽身太长,人力压不下去,埽不能下沉到水底,因此不能截断河中流水,而绳缆大部分被拉断了。现在应当把六十步(这里的一步相当于现在的1.55米)的埽分为三节,每节埽长二十步,中间用绳索连接起来。先压第一节,等它沉到水底,再压第二、第三节。老河工竭力争辩,认为不行,说:“二十步长的埽不能堵塞水的渗漏,白白地损失了三节埽,所需费用会比原来增加一倍,而决口还是堵不住。”高超对他们说:“压第一节埽确实没有断流,但水势必然减少一半。压第二节埽,就只需用一半的力气,即使水流没有截断,也不过是小的渗漏而已。压第三节埽完全是平地施工,可以充分发挥人的力量。三节埽都安放完毕,前两节就自然被泥沙淤填,用不着再耗费人力。”郭申锡主张原来的方案,不听从高超的建议。当时贾魏公为大名府主帅,唯有他认为高超的说法是正确的,暗地派遣数千人到下游去捞取冲下来的埽。按照原来的方法合龙,埽果然被水冲走,河堤决口反而愈加扩大。郭申锡因此被降职。最终还是采用了高超的办法,才堵住了商胡的河决。

站在自己指挥众彝人耗时两个多月,60多个日日夜夜打造出来的堤坝上,高舆心潮起伏不已,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钻入旁边只属于自己的那间简单木屋,就着窗外洗练的月光,再次进入了《河渠书》的世界里,他总还保持着那么一点点幻想,希望自己这颗黑珍珠总有能发光夺人眼球的那一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