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小说频道

繁体版 简体版
007小说频道 > 春秋大领主 > 第455章:阴氏有子初纳赋

第455章:阴氏有子初纳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07小说网 www.007xsw.info,最快更新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大河南岸的“祭”是范氏的封地,他们愿意再出兵一个师属于理所当然。

这样算起来,范氏在“虎牢”的兵力一共有四个“师”,已经从事实上成为晋国出兵最多的家族。(算上士匄和士鲂作为卿本来就该出的两个师)

魏氏为什么同意国君再南下一个“师”并没有告知阴氏。

其实,魏氏愿不愿意告诉阴氏要看会不会做人。

他们跟阴氏是盟友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不需要事无巨细地什么都进行汇报。

只是,魏氏正在与阴氏谋求西进,保持良好沟通远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很多时候盟友变得互不信任乃至于是反目成仇,不就是因为沟通不够及时的关系吗?

在这一点上,魏氏这一次做得并不算好。

吕武下令集结三个“师”,其中的一个“师”留在“阴”地,另外的两个“师”则是带着一起西征。

如果没发生魏氏说好了一块出动三个“师”又出现意外的事,有了意外又没有进行沟通,本来吕武是要带三个“师”西征,会再额外征召一个“师”驻守“阴”地。

吕武将出兵数量减少到两个“师”同样没告知魏氏,打从实际上是在对魏氏发出强烈信号,表明阴氏绝不愿意吃任何亏,又对魏氏不及时进行沟通表达不满。

魏氏给出的回应很直接,魏琦不再随行西征,统兵出征的人换成魏相,又有魏绛一起随行。

这个并不是魏氏在进行什么反击,他们出动的兵力不再有变化,统兵则是变成了族中小辈,隐晦地对阴氏表示歉意,同时表明西征依然是由吕武来掌握最大的主导权,魏氏接下来将全力配合。

不是种花家的人,又在正界混了不短的时间,真的很难去搞懂这些弯弯绕绕。

种花家就是这点不好,喜欢委婉的行事方法,同宗同源的对象或许能够存在“默契”这个东西,对外则会因为文化差异导致别人不懂,搞得屡屡吃亏又有苦说不出来。

最简单莫过于那句“勿谓言之不预”,明明就是一句严正警告的外交词语,别人只会两只眼睛里面翻圈圈,心里泛迷糊:弄啥咧?

等某天种花家能够派出几艘大驱搞“自由航行”了,到时候不再是“弄啥咧”啦,不懂就要立刻查,学会“勿谓言之不预”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魏氏的退让并不是什么礼貌行为,取决的是阴氏足够强为前提,尽管表现出来的只是家族与家族的相处方式,国家与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秋收完毕。

阴氏和魏氏的联军开始向西,出兵的理由是秦国再次刺杀吕武,必须得到终身难忘的教训。

师出有名,这点很重要!

国君亲自率领援军南下。

这一支晋国南下的大军有魏氏一个“师”、范氏一个“师”,再加上中小贵族凑起来的两个“师”,拢共有四个“师”的兵力。

晋国在“虎牢”算上范氏的驻军本来有十三个“师”,等待国君带着四个“师”的援军抵达,总兵力将达到三个“军”又两个“师”。

当然了,十七个“师”里面只有十一个“师”是来自卿位家族,也就是范氏的四个“师”、魏氏的两个“师”,其余就是智氏、韩氏、阴氏、中行氏、解氏分别一个“师”;剩下的六个“师”则是由其余中小贵族拼凑而成。

中小贵族一下子拼凑起六个“师”在晋国算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知道晋国内部构成的人,他们必然知道对中小贵族兵力的抽调已经到了一种极限。

直白说就是,晋国的中小贵族已经榨不出什么油了。这一点从中小贵族明明对跟吕武西征很馋,却是没有家族参与就能看得出来。

要是这个时候有个诸侯国选择从没有卿位家族的区域入侵晋国,他们绝对能够享受到“如入无防之境”的待遇,轻易就能席卷一大片地区。

“此便是大河,南岸为范氏新得之地‘祭’。”宋彬在为吕欢介绍地理位置。

吕欢岁数并不大,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

大河的源头在高原,七弯八绕地途经神州大地,向着大海奔流而去。

目前的大河看上去很清澈。这个是因为上游的两岸植被没有被破坏殆尽,再来是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水土流失,自然也就不会滚滚河水之中携带大量泥沙,导致河水变成了黄色。

吕欢看着大军正在利用木筏泅渡过河,目测河面的宽度至少千米,河面之上木筏承载的士兵是那么小心翼翼,一些木筏被水流带着向下游而去,甚至有木筏发生颠覆,有点为自己接下来的命运感到担忧。

“为何两岸不拉纤绳,以保木筏不至随流而下,乃使颠覆可免?”吕欢有点理所当然地说道。

这些知识是来自吕武的教导,并不是吕欢小脑袋瓜子天生聪明。

宋彬同样用理所当然的表情和语气说道:“需‘徒’驾舟牵绳渡河。此处不可视也。”

现在是春秋中叶,不是远古时代。

这条大河就那么横着,将神州大地一分两半。

有夏一朝时代过于久远,并且能够挖掘的文物太少,很难去进行考究。

殷商时期则是有着明确记载,殷商多次带着诸侯国在来回纵横大河两岸,末期甚至都打到大江(长江)边上。说明殷商时期就已经探索出泅渡的技巧了。

现在很多诸侯国的控制范围分隔在大河南北两岸,必然是有成熟的渡河技术,不然一个国家的实际控制区不会是那样。

晋国多次出兵南下,走最多的是“王野”靠近单公姬朝封地之旁一个叫“阴(平阴)”的地方。

而“阴(平阴)”实际上是大河宽度比较短的一个河段,某些季节“阴(平阴)”的水位很低,相对而言也就比较适合过河。

事实上,没有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之前,“阴(平阴)”一直是来往于黄河两岸的便利地点之一。

那么,目前有横跨大河两岸的桥梁吗?答案是没有的。

“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这句话出自《列子》。

很多人对上面那句话理解错误,以为里面的“河”就是黄河,“梁”是一座横跨黄河两岸的大桥。

《水经注·济水注》记载:梁,水隄(堤)也。

当然,“梁”在古时候也是“桥”的一种称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