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听说,往后呼罗珊的军政要员,皆要出自帝国学堂的政院与军院。目前消息已传到了民间,引得诸多百姓争相将自己的孩子往里送。
可惜的是,帝国学堂对入学有着极其严格的限制!首先是入学考试,无论任何人、任何身份,想要进入学堂,就必须通过考试。并且名额限定在每年一千名,由高分往低分录取。
只有少数军政高官或者特别功勋者,才有资格获得指定推送名额。并且每个人,只有一次使用的机会。
和考试录取的名额一样,这个名额也有限定的数量。仅仅一百名,官位从高到低依次推举。男女都可推荐,且必须是自己的直系后代。只不过女人进了政院和军院,只能选择少许几种修习的科目。
若是并无直系后代或是不符合入学资格,那么该名官员的推举名额自动顺延到下一级。如此,保证了每年都会有一百名官员享有推举机会。
目前这个入学方式还在草议阶段!帝国学堂的大规模招生,也没有对外展开。所以整个学堂的学生,还多是内部推荐以及各个官员家的子女。
等日后礼部教育司颁布这个规定,那么帝国学堂就不是想进就能进的了。
蔑儿乞颜正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那么迫切的往上爬。从而为自己的后代,争取一个推举的名额。
说起来,也是呼罗珊地界,从来就没有类似中原地区的科举选官制。从而使得政务的治理上,多是商贾或是颇受宠幸的家奴处理。像阿巴斯帝国数位维齐尔,都是哈里发的家奴出身。
虽然他们也颇有能力!但这毕竟是少数。到底他们没那个能耐,也担不了维齐尔的官职。
所以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一情况,还是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选官用官制。大宋的科举自然是当下最好的借鉴对象!但是大宋的科举是以儒学体系为基础的治国方略。而呼罗珊的地界,却是一个多族群,以回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度。
想要建立科举制,却没有足够的思想体系做依托。再加上没有长时间的摸索与沉淀,那么这个制度只会出现水土不良的情况。
因此李承绩决定从帝国学堂开始,创建军政两院。通过最高选拔,先选出一批合格的人才进行培养。其中所教授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他筛选后,觉得最适合传授的东西。
往后随着这些人的学有所成,他们便可以再教授更多人。军政两院的规模,也会得以扩大。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奢想了!以蔑儿乞颜的眼界与身份,是接触不到李承绩这层构想的。所以他眼下,只知道抓住即将推行的推举名额就好。
多多阿坦是不知道蔑儿乞颜还有这份心思。但是争军功的念头,他还是懂的。就思索了半晌,出声道:“那你可知,哪些城门被这些汗国将士驻守?”。
“末将都打听清楚了!钦察人并不相信这些投靠的汗国将士。因而只让他们隔着时辰轮流驻守各个不太紧要的城门。”,早有准备的蔑儿乞颜应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