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小说频道

繁体版 简体版
007小说频道 > 三国之大周天下 > 第101章 三老论政

第101章 三老论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007小说网 www.007xsw.info,最快更新三国之大周天下最新章节!

本乡三老姓田名宽,今年六十岁,年轻时求学颍川阳翟,从师郭家,学过律法。——阳翟郭氏乃法学名家,以明律显达,世代传习法律,其族中只出任过廷尉者就有七人,天下知名。

阳翟郭氏,精通《小杜律》,乃是郭家家传经业。既有“小杜”当有“大杜”----前汉武帝时先后任廷尉、御史大夫的杜周与杜延年父子皆明习法律,时人称杜周为大杜,杜延年为小杜。此父子二人皆有律学传世,杜周所传是《大杜律》,杜延年所传自然就是《小杜律》。

“律”和“令”虽并称“律令”,但却是两种不同的法典,“律”是禁止法,是对犯人的惩戒法,是刑罚法典;“令”是命令法,是行政法,是非刑罚法典。和“令”相比,“律”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律令”是死的,是死条文,不会变,但“律令”本身不会执法,执法的是人,是人就有不同,或宽仁、或严苛,“治狱有宽严”,即所谓“罪同而论议”。同一个罪行,所欲活就“附生议”,所欲陷就“予死比”。律令的比附解释不同,传习便呈现分歧,遂有“章句”之出现。

“章句”即“离章析句,求义明理”,本是儒生阅读古籍的一种分析方法,如《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借用到律学上,也就出现了律章句,采用训诂学的方法分析汉律,阐发法制,《大杜律》和《小杜律》就是由此产生的。

汉承秦制。有汉以来,对律法非常重视,前汉武帝“外儒而内法”,宣帝认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不可“纯任德教,用周政”,入本朝以来,虽儒家的学说传播越来越广泛,但律法的地位仍十分重要,有许多的世代衣冠,以明律法而出仕高官的律法名家。

特别豫州的汝南、颍川二郡这两个个地方,春秋时属郑,后郑国被韩国所灭,又成为韩国的都城和主要势力范围,从郑国时的子产铸刑书、立法制,到申不害在韩国的变法,再到韩非在战国末期集发家思想之大成,以及汉初的郡人贾山、晁错、韩安国等极力推崇刑名法术,从而逐渐地在豫州形成了“高仕宦,好文法”的社会风气。阳翟郭氏、长社钟氏便是此中的翘楚。

也因受这风气的影响,汝南周氏虽是标准的儒学传家,根据原周澈的记忆--当年周氏私塾读书时,也学过律法,读过《大杜律》、《小杜律》,虽谈不上精研,只是泛读。

不过听闻这田宽苦学多年,学有所成,任过县决曹史,“主罪法事”,在任期间,平了不少冤狱,县乡称颂。后因年纪大了,精力渐不济,又见升迁无望,前几年乃辞官回归乡里,被乡民举为乡中三老。

邢刚是个地头蛇,对路很熟,带着周澈等不走大道,穿行小路,经过两三个里聚,来到一个里外。

里监门在塾室内看见了他们,忙从席上跳起,穿上鞋子,急忙忙出来趋拜相迎。——周澈一身官衣,带青绀绶,配半通印,高头骏马,数人相从,这里监门虽不认得他,却也知必是一个少贵吏员。他拜倒在地,伏头说道:“小人本里里监门,拜见贵人。”

“起来吧。我乃本乡新任有秩乡长,今日上任,来此拜访三老田父。”

听得是本乡新任的乡长,那里监门忙又恭恭敬敬地拜了两拜,这才起身,低眉呵腰,说道:“本想着君还会再过几日才来,不意今天就到了!听说君任横路三月、治化一方,夜闻警鼓、雷霆击贼后,方才神主渐定,尽皆翘足相待,盼君早来。今君来也,乡民之幸。”

周澈笑道,“你头前带路,引我去拜访三老。”

里监门在前引路,领着诸人来到田家院外。

这个里中等大小,五六十户住民。田家在里巷深处,面南朝北,院落不大,黄土为墙,柴门虚掩。时尚请周澈稍等,上前将门推开,立在阶外,恭谨问道:“田夫子在么?”

周澈正想往院中打量时,恍惚听到院中有人出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一个男子答道:“夫子在家。……,是明行兄啊,快请进来。”听其声音,甚是清朗。

周澈将笑容敛回,整整衣袍,心道:“听说田宽有一子,便是此人么?”

说话的男子从院中走出,用手攥住袍袖,与那里监门相对作揖,礼毕,看见了周澈诸人,愣了一愣。里监门说道:“田君,这是新任的乡长周君,今天刚来上任,特来拜见夫子。……,周君,这位是夫子之子,名讳熙,表字元宁。”这男子忙又向周澈行礼:“在下田熙,见过周君。”

周澈还礼笑道:“久闻田君之名,早想拜见,今日得偿所愿。……,请问田公在家么?”

“在。”田熙没有立刻请他进去,而是面有难色地看了看黄叙、周仓等人还有他们的坐骑。

周澈察言观色,知其为难之处,料来定是因院落狭小,无法容下这么多的人、马,即吩咐诸人:“田父长者,不可以人、马惊扰。你们不必跟我进去,且在门外相候。”

周仓诸人垂手应诺。

田熙、周澈二人进入院中。田熙入内禀报,不多时出来,说道:“家君请周君登堂。”

走完了一套主人迎接客人登堂的礼节后,周澈进入堂中。

堂内除铺陈了几面坐席、放了几个矮案外,别无长物。东边临窗的席上跪坐着一个高冠博带的老者,正就着阳光观看手中的简牍,听到周澈他们进来了,轻轻地将竹简放下,抬起了头。

周澈拜倒在地:“在下周澈,拜见田公。”

“快快请起。”这老者便是田熙,他打量周澈,笑道,“吾有痹痛,每至寒气盛时,便腿疼难伸,不良于行,故未能亲迎周君,请毋见怪。”——痹痛即后世的类风湿关节炎。

周澈了然,心道:“时人皆席地而坐,这田宽年纪大了,又收有弟子,平时需要席地教授,接触寒湿之气多了,少不了会落下疾病。”关切地说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此疾是因感染了风寒湿气。如今深冬,又刚雪过,地气潮冷,田公,与其做席,何不胡坐呢?”

“阅牍研典,是向先贤求传授。吾每开卷,必先沐手、再拜,正襟危坐尚嫌不恭,焉能胡坐?”田宽面貌清癯,三缕长须,颇有威仪,这几句话说得甚是正气凛然。

周澈惕然再拜:“小子失言,知错矣!”自称“小子”,以晚辈自居,把姿态摆得很低。

田宽很满意他的态度,笑道:“周君请入席。”待周澈脱去鞋子,坐上西席,整好衣袍后,他接着说道,“吾昔年为吏时,与君家‘子居先生’见过一面,不知君与‘子居先生’怎么称呼?”

“乃我族父。”

田宽颔首,心道:“秦波离任前对吾说,说这个周澈虽与‘周氏五龙’同为族人,共居一里,但较为疏远,看来说得不错。”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小看周澈。毕竟,周氏的名头在那儿放着,就算是一个边远的支脉也远非他这样的乡野小家可比。

——想当年,他兢兢业业,悬梁刺股,苦学多年,自觉有成,借助师家名,出为县吏,平狱断案,无有不明,县乡称颂,却缘何一直得不到升迁?不就是因为他出身寒门,没有背景靠山?眼看着一个个有背景或靠山的同僚相继升迁,平步青云,而自己却久困不得寸进,他心灰意冷之下,辞官归乡,没想到的是,却因平时断狱公平,得了乡民的拥戴,竟被举为三老。

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就已经佩戴印绶,成为百石吏,虽然恭谨,却亦难掩其勃勃英气的周澈,再对比在斗食吏的位置上蹉跎至老的自己,他暗叹一声。两腿关节又在隐隐作痛,他拂起袖子,把手放在膝上,按了两按,笑道:“君族博通五经,闻君少从周氏私塾,想来定已承继家法了?”

“澈天资顽钝,愧对家学,虽学习十余年,至今不过略知而已。颍川阳翟郭氏,天下律法名家,田公出其门下,尽得其法,囊日为吏时,平冤断狱,阖县称颂,以为神明,今归乡里,教诲晚辈,传授家法,敦化风俗,息一乡之讼。澈仰慕之极。”

田宽笑了起来,想道:“听秦波说,他所以能任职亭部方三月便迁为乡有秩,是因闻警飞驰,夜击群盗,县君因称其为‘潜龙’。吾本以为他会是一个鹰扬虎视之人,却不料似个谦谦君子。”

田熙奉上热汤,旋即侍立在田宽席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