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遇兵灾?焕业兄这可就说错啦。没有战争,刘隐这岭南节度使怎么来的?要知道他此前不过封州一刺史罢了。就在两个月前,邕州叶广略、容州庞巨昭、桂州刘士政合军攻广州,被刘隐一战击灭,岭南这两年可一点都不平静。”
“既然饱经战火,广州还能如此繁荣,想来是那刘隐功劳?”
杨洞潜却不回答,反而说道:“还不止这一桩事。再过几天便是岭南所谓高考之日,刘隐想通过此举吸纳各地人才,这件事真能做成,刘隐在岭南便坚如磐石。”
“昭元兄所谓高考是指?”
杨洞潜哈哈一笑:“说来这刘隐倒也奇怪,尝尝弄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名头来。这高考焕业兄可以理解为开科取士。”
赵光裔一惊:“取士?他想造反?!”
”造反?焕业兄,乱世已经来了。现在何人不是草头王,何处不造朝廷反?朱温与那曹操又有何异?”
赵光裔被朋友的话震得久久说不出话来。这时又听杨洞潜说道:“焕业兄宣旨过后,不妨到这广州城好好看一看。天色已晚,小弟已经安排好兄长住处,远来辛苦,就不打扰焕业兄休息了。”
······
三日后,赵光裔摆出仪仗,到刘隐处宣读圣旨。在这个朝廷威严早已丧尽的时代,宣读旨意也不过走走过场,刘隐在统军府接受了大唐皇帝李晔的旨意,正式担任岭南节度使一职。
其实刘隐对赵光裔的兴趣远超过对圣旨的兴趣。他现在就像个老农民,整日瞅着自己地里有没有长出人才,好让他收割几个。现在来了个朝廷的中书舍人,焉能放过?
这几日,刘隐不仅亲自摆宴招待赵光裔,还时常跑去套近乎,在得知老赵还有个好基友杨洞潜时,更是惊喜交加,直到高考临近,刘隐才消停下来。
六月初七,岭南高考。
刘隐延请岭南大儒制定考题,安排节度判官周杰、统军府倪曙、静波军统军刘淮共同担任主考官,考官人选也都由各州刺史担任,可谓阵容豪华。不过初八那天的武科考试就不劳他人了,由刘隐自己担任主考官。
考试当天,各项制度完全依据朝廷历次科举来,文科考场就设置在文庙附近的考试院,抽调军兵戒严,考试流程无数穿越小说写烂了,这里就不再赘言。
武科考试。考场设在亲卫都一处军营中,项目分为武试和文试。武试为步射、马射、马枪、负重、格斗等;至于文试,要求较低,熟知兵法,能写一篇军事策便算通过。
即便这样,也有很多参考者做不到。这帮家伙勇力惊人,步射十中八都算稀松平常,马射稍弱,也能做到十中四、五,负重这种都属小菜一碟。
刘隐亲眼看到一个半王胡子的大汉,举着三百斤的石头奔走如飞,只可惜这家伙技能点全点在四肢上,等到文试急得抓耳挠腮满头大汗。刘隐凑近了一看,原来在握着笔杆写自己名字呢--赵文才,这名字寄予了父母多么殷切的厚望啊。
刘隐拍了拍赵文才的肩膀:“文才啊,要是没考上来军府找我,我身边正缺个侍卫。哦,我是刘隐。”
赵文才一听大喜,将手中毛笔一扔,大礼拜下道:“小人不考了,小人这就到使君身边当侍卫。”
刘隐哭笑不得:“放屁,你当武举想考就考,想不考就不考的?少说废话,赶紧把题给我做了!”
说完也不等文才答话便离开了。
刘隐身边苏章道:“使君,这届武举素质堪忧啊。”
“无妨,这次武举多少能选到几个真正的将才,武举每年都会举行一次,只要军府重视他们,我刘隐重用他们,人才只会越来越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