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珠懒洋洋的,“嫉妒我长得好看呗,谁知道你咋想的。”
看张翠脸色变来变去还挺好玩儿,憋着火不能发,都是人设没选对。要是三婶王金花在,非得和她对骂。
魏明珠忽然上前一步,“你们家和孙校长有关系?咋的,想让孙校长把我踢出县一中?”
张翠脸上的惊愕难掩。
魏明珠咋会知道这种事?
张翠看不透魏明珠,她觉得不能再拖下去,必须要告诉女儿这边的情况。
“我不晓得你在说啥,看来你还怪着家里,哎!”
张翠看上去特别失落。
魏明珠原本有七分猜测,现在都能肯定了。孙校长果然是魏玉陵一家的靠山,可能魏玉陵人走茶凉,这靠山不太稳当,她才能在县一中继续呆着。
张翠在魏家人面前演的再好,魏明珠上辈子当过高管的人,一路从底层爬上去,职场上见过多少兴妖作怪的人?那些人好歹都是有文化的白领、金领,张翠一个农村妇女放在魏明珠面前还不够看。
随便诈一诈,就证实了门卫老赵的提醒。
看着张翠跑回张记小吃店,魏明珠冷笑。
就像她和老赵说的,这附近只有“张记小吃”一家店还是不行,总得要让人多个选择嘛。
魏明珠又跑去黄婶的面摊上吃面,说了几句话,就把黄婶一颗心给撩拨的火热。
黄婶本来就想开店,魏明珠拼命添柴,黄婶心中的那把火烧的更旺。自打魏明珠上次和她说过,黄婶自己就上心了,这段时间她也在打听开店的门道。
和张翠村妇身份不同,黄婶却是安庆县的人,没啥特别有本事的亲戚,好歹在县城扎根那么多年,总有些用得上的关系。
搞个店面不容易,但真舍得投入,哪有拿不到的店面?
黄婶给魏明珠的骨头汤面上盖了两个荷包蛋:
“婶子请你吃的,你这丫头怪聪明的,你说我要是开店,该开在哪里,又要卖啥?”
魏明珠哭笑不得。
婶子你才是最精明的,一碗面加两个蛋就把我的建议买走了?
魏明珠不计较吃不吃亏,她就是给张翠找点事做,让对方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她身上。搞个竞争对手出来挺好的,张翠先操心自己生意吧!
“开在张记小吃对面呀,他们的店有了一定的人气,去吃东西的顾客看见对面开了家新店,好奇就想尝尝味道呢?婶子您也别卖其他东西,就您这汤面的手艺,多准备几个浇头,两个人就能把店给支起来。”
魏明珠慢慢和黄婶掰扯,听得黄婶心花怒放。
什么三鲜面、排骨面、牛肉面。
早上只卖面,中午就搭上炒饭和盖浇饭一起卖。
品种单一吗?
面的浇头,炒饭和盖浇饭的种类本来就千变万化,后世好多快餐店都这样搞,能和张记小吃区分开来,魏明珠觉得比较有竞争力。
炒饭黄婶知道,盖浇饭她不太懂。
“我也不太会做饭,要不明天您来商州找我,我让人做给您尝尝?”
盖浇饭还没流行起来。
魏明珠后知后觉意识到这点,不仅是黄婶觉得陌生,商州也没有专门卖盖浇饭的店。
为了收拾张翠一家,魏明珠也是拼了。她自己厨艺一般,却“见多识广”,全国哪个地方的快餐她没吃过?她上午也没去摆摊,早早跑去菜市场买了一堆原材料,还顺道让李凤中午来吃饭。
回家洗洗切切,又煮了一大锅米饭。
刀工一般,不赶时间还能把胡萝卜切匀称,她用洋葱和胡萝卜烧羊肉。
土豆炖牛肉,还有魏明珠自己喜欢的黄豆焖猪脚。
香料的味儿和肉味混合到一起,香味都飘过墙头,引得左邻右舍的人馋虫大动。
于奶奶家的伙食也太好了!
扫大街和干个体户的人,能吃这么好?
李凤走到门口就觉得香,黄婶一路打听着地址找到于家,闻着香味就精神一震。
“大姐,你就是魏明珠的客人吧?”
李凤正和黄婶说话,叮铃铃一阵响,刘美上午也收工了。
黄婶却见过刘美,那这里果然就是魏明珠家。三个人一起进门,魏明珠早就准备好了。她把米饭盛在小碗里压瓷实,再倒扣在盘子里,随手在米饭团上撒点黑芝麻,卖相顿时提升了档次。
“快坐快坐,都来尝尝味儿。”
一个盘,一团饭,一个勺,再舀着烧好的菜“盖浇”在饭上,三个人都食指大动。
这不就是把菜浇在米饭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