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接下来殿试的考题也是与实务相关。
要不然录取的都是些只知道之乎者也的书呆子,大周迟早药丸!
也许是经过会试的突袭,一众士子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殿试的题目答得明显要比会试之时好上一些。
但也只是好上一些而已。
绝大多数的试卷,还是内容空洞至极,只是用一些华丽的辞藻来掩饰而已。
二百三十八名参加殿试的考生,张凌阳只是从其中点了其中的八十九人,便方才了笔。
对着李广泰,张凌阳说道:“就点这八十九人为进士吧!”
闻言,李广泰不由一愣,说道:“陛下,那剩余的士子呢?”
张凌阳轻簇一笑,说道:“自然是落选了!”
“李爱卿,你要记住,以后朝廷选拔人才,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才是!”
“只是……”李广泰犹豫了片刻,说道:“只是陛下,往年科举,朝廷都要选拔出三百名左右的士子入朝为官,而近日陛下您只选了其中不到三分之一,只怕士子们会有意见的。”
“李爱卿多虑了,那帮士子,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张凌阳不以为意的说了一声,“就这么决定了,李爱卿不必再劝!”
“那么老臣敢问陛下,此次进士一甲,陛下可有中意的人选?”李广泰又问道。
“自然是周畅、朱阳、李泰三人!”
张凌阳嘴角又泛起笑容,说道:“周畅便点为状元,李泰为榜眼,朱阳为探花。”
而李泰,则是江苏士子,屁股也站在士绅那边。
张凌阳又说道:“周畅、李泰二人入翰林院为修撰,至于朱阳……”
犹豫了片刻,张凌阳说道:“朕看这个朱阳倒是有些能力,就让其去扬州做一任盐科提举司提举吧!”
闻言,李广泰不由一愣。
李广泰想不明白,张凌阳既然出了这样的考题,为何还要将周畅、李泰选入翰林院。而屁股站在朝廷这边的朱阳,则外放为了盐科提举司提举。
一时间,李广泰的脑子有些糊涂。
见李广泰一脸迷茫的样子,张凌阳只是轻笑一声,并未做任何解释。
其实在张凌阳的心中,只要进入翰林院的士子,可以说说已经给判了死刑。
也就是说,张凌阳打算让周畅、李泰二人在翰林院修一辈子的书。
至于自己看好的朱阳,自然要让其在地方上多加历练,以后才能重用不是!
然而,这一切,除却张凌阳本人,谁都不知道。
毕竟,在李广泰等人看来,只要入选了翰林院,等熬够了资历,未来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可他却不知,至始至终,张凌阳都不打算再从翰林院提拔朝廷重臣了。
再说,之所以如此安排,张凌阳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都说枪打出头鸟,如果此次张凌阳将屁股站在士绅对立面的朱阳点为状元,那么以后朱阳要肯定要面对极大的压力。
而现在这样正好,探花虽然不如状元风光,但好歹也在一甲之中,不那么的引人注目。
这样一来,无形之中,便为朱阳增添了一张保护网。
况且,张凌阳通过此次恩科,只是试探一番士绅的反应,并未决定现在就动手改革弊政。
毕竟,自己这边支持的人还是太少了。
张凌阳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待诸事都安排妥当之后,再一举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