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初稿写作开始后,我每天都是尽快的把手头上的工作完成,然后抽出业余时间来研究公司的各种资料,或者根据写作过程中涌现的问题,去找有经验的同事一一考证,咨询,或者趁周末直接去龙岗书店查询各种文献,一待就是一天,中午也不出来,一瓶凉水外加一包饼干足矣。
每次从龙岗书店回来后,我的本子上都记载的密密麻麻,回来之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当然,其中不乏很多参考文献,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在阅读诸多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形成的语言。
初稿的时候,感觉非常费力,倒不是我的文笔不好,而是我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为了将每一部分都写得尽可能完美,我总是面面俱到,什么都谈,什么都舍不得丢掉,当然这就脱离了命题的关键部分。
不过幸好,即使来到了深圳,我也一直和雒教授保持着联系,所以这一问题,在后来雒教授的指导中我很快就意识到了,立马调整了方向。
那段时间,我真的是笔耕不辍,仅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在5月初完便成了论文初稿,字数为二万九千多字,多的吓人。这还是在我删除了一部分,做了再加工之后的数字,如果按照我之前的写法,五万字都打不住。
我把初稿整理完毕之后,征得了雒教授的同意之后,便传真给了他。虽然雒教授平时工作任务繁重,还带着研究生呢,我确实不大好意再麻烦他,可是我身在外地,也只有这个办法了。没有想到的是,雒教授竟然及时的阅读了,并且很快的就给出了他中肯的意见,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授一心治学的严谨与高度负责的态度。
记得我的论文二稿修改完成,已是晚上快九点了,本来想第二天上午再传给雒教授,可是这足足有十几页呢,虽然我已经把字体调的很小了,那可是要传半天的,我又怕到时候,穆经理,徐主管他们有意见。
所以思量再三,我想还是现在就传真吧,也并不是就一定要雒教授今天就阅读,就提出修改意见,明天看,或者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再看都可以的。再说了,都已经这么晚了,雒教授估计也早就已经下班了,因此,我也就没放在心上,传过去就是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刚到公司,梅清就从传真机旁帮我拿回来了雒教授回传的修改意见。
我后来才知道雒教授一直看到凌晨才睡的,看着雒教授圈圈画画的笔迹,增删添减的修改意见,还有他那独到的一针见血的见解,让我十分地感动和感激。尽管岁月的洪流在不断冲刷着历史的浮尘,时光渐渐的远去,但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是那么尽心尽力的将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培养,引领上成功之路。传道业,启懵懂,万里书山从此行。学无涯,苦作舟,灼灼恩师是明灯。揽明月,需乘风,恩师送我九天重。道不尽,恩师情,念念不忘记心中。
就这样一次一次的修改,一次一次的得到雒教授的指点,最后根据雒教授首肯的内容作为基本定型的基础上,更为注重格式的规范,雒教授并特别提醒我进行摘要、关键词、引文的修改。
对于我老写不好的摘要及对策的最后两条,雒教授竟然亲自帮我修改并敲上去,感激之余只有努力学习雒教授清晰的修改思路,无以回报,只待将来。六月初,论文基本上已经定稿,没有什么大的修改了,只需要对一些不完善的枝枝叶叶进行再次推敲,以求使其更加精准,精确,精细,同时,开始填写毕业论文写作(设计)手册。
最终,六易其稿的论文终于敲定了,尘埃落定,总计个字。我小心翼翼的拿着自己的心血,自己的成果,交到了李红梅的手上,郑重的请李红梅抽空帮我打印出来。李红梅非常放在心上,每打印一张就让我,还有另外几个同事帮着一起看看,有错别字吗,有不通顺的句子吗等等,生怕出一点问题,浪费了我几个月来的努力。
而且她还别出心裁的为我设计了论文封面,非常的美观,大方。为了对李红梅给我的帮助表示感谢,我特意在和梓彤一起出去的时候,由她出面挑选了一件女孩子喜欢的小礼物,送给了李红梅。